就觉得所谓的圣贤书,远不如神奇秘谱好读,现下看来,更觉四书五经不但无用,而且虚伪以极。你,你这样教法,会害了皇长子!”

卢象升说着说着,一改惯来沉静的风格,虽碍于在王府里,尽量压着嗓音,但调门仍是好像高了几度。

郑海珠没有跟着他的情绪走。

拿孔府田产做突破口的事,郑海珠并不打算让卢象升卷进来,他毕竟不是朱以派那样的宗室子弟,他还有进士的前程要奔赴。

但此刻,郑海珠没有失望于卢象升的迂腐。

她穿越来后,最看好的这位潜力文臣,再是热爱火器研发,再是能觉察出东林保守派的不智,却到底还是个成色十足的孔门子弟。

这些从小钻研八股制艺的儒家文士,已将孔孟神化了,连带着孔孟的孝子贤孙们,也仿佛被他们看作华夏道统的象征,不能被拉下神坛,不能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上予以批驳。

这不是卢象升个人的错。

郑海珠轻叹一声,对卢象升道“皇长子应该读当年明月光的孔孟,也应该知晓清浊皆有的现世万象。倘使他因为孔子后人的污糟事,便要去鄙薄先贤文章的精妙之处,那是我们在讲授经义时,还引导得不好。我们应该告诉皇长子,孔仲尼有伤人乎、不问马的仁义言辞,而非遮掩他子孙的龌龊罪行。”

卢象升还要反驳,一时却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举目向着西天晚霞凝望须臾,瓮声瓮气地抛下一句“夫人奔波回来,先去歇息吧”,便提步往自己的客院疾行而去。

郑海珠在松树下惘然地伫立片刻,正也准备离开,却听松树后,传来一声朗然赞誉“夫人言之有理!人人皆可为尧舜,尧舜后人却未必就是神。前朝立的牌坊,定的礼数,树的道宗学宗,今人若只能唯唯诺诺地敬之仰之,与傀儡有何区别?夫人属下的那位小公子,不能读书读傻了哪。”

郑海珠骇了一跳,惊愕地循声望去。

但见一个身着道袍的男子,抱着一架琴,从阴影中走出来,站到了斜阳余晖下。

男子三十来岁年纪,身量有些单薄,容长脸上的五官算得端正,投来的目光,则很特别。

犀利与慈悲,竟然出现在同一副目光中,都能让人鲜明地感受到。

“足下是?”郑海珠向对方福礼。

“在下朱阅文,鲁府的乐舞生。”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