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城外山林的小道上。

听闻花白太爷的诉说,念有生整路走来沉默不语,只一步步踏着碎瓦烂石的地面,慢慢在废墟中穿行。

不过心里却满是震撼!

原本他仅是转移话题,不让太爷往心里去,顺便想了解了解一群孩子们得病的状况。万万没想到的是,大爷借此“有感而发”,把前后事因的来龙去脉一并讲清楚,一段再寻常不过的事情居然隐藏了这样悲惨的身世;起初感受到小女孩体内“暗秽之物”时,自己便猜测其余孩子们也是这般情况,但事情的真相远远出乎意料,和蔼可亲的少女小豆芽竟是造成悲剧的源头?!

绳断多是细末处,命运专弄苦难人。

谁曾料想得到,看似普普通通的五个孩子背后有一段这样的遭遇。尤其是那两位幸运的富家小孩,在经历了家破人亡,又从死神手里捡回一条命,再被身份寒微的难民救助!前后两端偌大的生活差距,一开始对他们这个年纪应该很难接受吧…随着时间间隔长久,从不习惯到慢慢接受,直至融入进平凡的衣食住行里,想必之中的芥蒂基本上消除了。

此刻,念有生触景动情,脑海想像着几位孩子三年来的变化,不禁略微感慨自己的身世!

犹记得,去到三清派的时候大约是六岁,和其他一行的小孩被赐名,共同作为门派底下的扫门童之一;只是,他对之前的来历尚不清晰,宛如失忆了般,模模糊糊一片,没人告诉自己到底从哪里来,也没人告诉自己为什么要到仙族。

身世仿佛一个谜…

言归正传。

眼下念有生最为挂念的,还是之前在城东门口帮助自己,引入城廓,亦或是被众人憎恨、嫌弃的少女,小豆芽。

方才听得花白太爷一番讲解,他才真正对小豆芽有一点了解,同时证明了那天自身对其体质的猜测,果真是被人栽种!前些天看见少女的时候,只觉得很单纯,眸子里流露出一股天然的清澈,仿佛从未谋世面,怎么会想到背后还有如此惋惜的故事?!

往往好心人的背面都与悲剧挂钩。

细细回想起来,他那天遇见的小豆芽外表看起来虽然正常,搭话也没什么异处,甚至向一干孩子们介绍陌生人时也态度自然,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普通人;可换位思考一下,当知晓一切病症的根源,当面临曾经共患与难的大伙的怀疑、谩骂,那一瞬间内心到底是什么滋味…时间一长,每每相逢以前的大伙,都要压制情绪使得尽量平和沟通,这需要有多么大的坚强和毅力!

恐怕也只有本人知晓了。

与花白太爷收留的五个小孩相比,后者显然要“幸福”的多,至少还有太爷等人不离不弃,共同照顾。可小豆芽就有些惨了,被众人无情抛弃,在偏僻的角落独自为生,仿佛已经和整个世界间隔,徘徊于孤单的边缘!

如同与世人孤立,远远的遗忘…不过在念有生眼中,少女的遭遇多少和早些年的自己有些相似。

自十岁那年去到神族以后,因为身份的缘故而颇受排挤,便一直保持着独来独往的样子。直到被神族公主欺骗,那一刻就觉得是世界背叛了自己,一步走火入魔,捣乱了神族的长议宫殿,虽说最终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惩罚,但之后他就始终处于消极的态度,犹如堕入暗夜,整日在极端附近徘徊!

倘若不是师兄及时“出手相救”的话,还不知道现在是一副什么模样?

如今的他在师兄帮助下得以走出阴霾,却也不愿去回想,也拒绝去想,那时候自身是什么状态。这样一想,再看小豆芽的经历,倒有些同病相怜了!?

此刻,念有生缓过神来,脑海中不禁产生了一个很深的疑问:

既然难民区容不下,为何不干脆离开呢?

——

大约过去了三炷香的时间。

再次回到难民区的时候,花白太爷和红瞳男人可谓“满载而归”,手中无空闲之地!

竹篮里装有一丛长长的芦苇,底部垫着半熟的柿子,背篓内则塞满了大量新鲜的药草,有红花、白芍根、海棠叶等,这些都是二人翻遍了周围的山头才找到的秋冬草药。如果不是附近山峰范围小,估计还能走得更远?!

当然,在念有生眼里,自是知晓太爷的用意,只不点破罢了。

曾经在神族和师兄一起历练的时候,常常出现跌打损伤现象,故寻一些草药救急,久而久之便对部分草药较为熟悉…想来是太爷为了缓解一干患病的孩子们的疼痛,遂找来这些,但很可惜的是,对付“特殊毒体质”引发的病症,一般只有用特殊的方法可行,普通草药的效果微乎其微!

就连服喂丹药结果也有效。

仍记得,他曾见识到一位高超技艺的医术者,仅凭借一根银针,行针灸脉络之法:观脉,识隐,扎穴,封脉,转淤,顺气,流行,引血。以此缩减病人体内毒源扩张的范围,达到根本上削弱盘踞的毒源,从而间接起到止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