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死人都是给活人看的,皇帝亲笔手书祭文,皇帝带着一众将领以及数十万士兵拜祭,什么样的人才配享受这么高的待遇?

这些被祭奠的人全都是普普通通的士兵,说不定其中的谁就是你朝夕相处的战友。

这一场祭祀,使得数十万大军痛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差点就成了被祭祀的一员,庆幸的同时又为去世的战友欣慰,看到他们享有如此规格的一场祭奠,能有如此哀荣,死也值了,甚至不少人还心生羡慕。

知道的这件事的可不只是这些征东的将士,很快这件事就传扬得天下尽知了。

那些烈士的父母感动得纷纷落泪,都说:“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

李世民东征之前最怕的就是百姓不同意,他先调查了民意,发现百姓对东征这回事很积极,他才坚定了东征的决心。

李世民东征回来最怕的就是百姓不满意,仗没打赢,还死了二千多人,生怕百姓心里怨恨,他刚到营州就举行大型的祭奠烈士活动。

光是安抚百姓的情绪不行,百姓虽然重要,但毕竟只是地基,国家这部机器的运转还是得依靠文臣武将。

李世民巡视军营之余,对随行在身边的薛礼说道:“朕诸将皆老,理该提拔骁勇雄健的年轻将领。朕见年轻一辈,无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老将的心思一个个深得都能沉到海底,李世民有一口气在都看不到他们对太子的真实态度。

薛礼不一样,他是陆清选拔出来的,曾经跟在太子身边一些日子,李泰对他的好,他应该心里有数。

李世民眼角含笑地看着薛礼,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地开口说道:“朕任命你为右领军中郎将,负责镇守宫城玄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