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南校门的时候,我们眼前出现了一个有半座篮球场大小的深坑。有学长跟我说那是前不久挖地铁发现的古代遗址,据说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深坑周围围绕着忙碌的工人和考古学家们,更外侧交警正在竭尽全力疏导瘫痪的交通。  记得之前挖掘机半夜用电钻掘开路面,沿街的宿舍一直在投诉。  与满大街的东北饺子馆不同,想吃鲅鱼饺子得费一番周折。我们坐了两站地铁,穿过了好几个堆满自行车的小区,最终抵达了一家开在小平房里的店面。  这间氤氲着水雾的小房子里摆满了木质餐桌和板凳,阴冷的角落里生长着高挑的璎珞牡丹,四面墙中的一面铺满了巨大的菜单和五颜六色的菜品饺照片。  现在正值饭点,屋里格外拥挤,如果没有提前预约可能要等很长时间。  “哎呦,来啦。”正在马不停蹄上菜的老板跟我打了个招呼,我出发之前已经在微信上和他联系好了,所以一到店里就有座位。  这家店人手一直不够,老板自己要身兼数职。  我们侧身走到预留的位置上,刚刚坐定店长就风一样地跑过来说:  “半斤猪肉茴香的一斤鲅鱼的,再凉拌个海带丝?饮料要什么?”  他在点菜器上飞快地打着字,根本没等我回答。  “对的,和以前一样。喝的热水就好了。”  我和店长的默契再一次经受住了考验。  上菜之后我偷偷观察艾碧水的表情,盘子里面食的尺寸出乎了她的意料。  我看到她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夹起来一个,对着饺子边咬了一小口。  “你小心烫,里面有汤。”  “好吃!”她第二口明显放开了,看来之前不是为了形象。  我一边看着她开心地吃饭,一边思考着找什么话题。  “有文章说校门口那个大坑里面施是古代的科研机构,现在的这些专家真是啥都敢说啊。”  怎么是这种指点江山的口气,大概是店里熟悉的氛围让我放松下来了。  “或许真的是科研机构呢,不过也有媒体炒噱头的成分吧。”艾碧水把鲅鱼饺子蘸了一点蒜泥,大口咬了下去。热蒸汽从她嘴里冒出来,在桌子上方一块块凝结。  “通过实验和总结规律来归纳自然的这套逻辑是近代欧洲才产生的吧。”  我回忆起物理学导论上学到的内容,课本上有一节叫近代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我国古代有产生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吗?就算是有理论也没有实践吧。  “有可能是有些尝试和思想但是没有留下记录,或者官方把记录销毁了。想要编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总是不难的。”说话间她已经把两盘饺子全吃完了。  “蘸了蒜泥之后味道和之前完全不一样啊。”  “这个……More is different……你很喜欢吃鲅鱼饺子啊。要不要再来一盘。”  吃肉不吃蒜,味道减一半,鱼肉也是肉。  “不用不用,我去弄点饺子汤。你们那里是不是吃完饺子都要喝汤?”  她走向一个一米高带一个水龙头的不锈钢保温桶,那边上放着供食客自由接取的不锈钢小缸子。我记得小时候卖豆腐脑的三轮车就是推着这种桶走街串巷的。  我坐在座位上盯着她发呆,看着她接水的时候被烫了一下吐了吐舌头。我意识到自己想要更多地了解她,好奇的火焰在心中熊熊燃烧。  。。。  人们喜欢用水果或者甜味饮料来比喻初恋,用酒和咖啡来比喻成熟的爱情,而两者之间大学时期的爱情呢?至少对我来说是猪肉茴香味的。  艾碧水双手捧着快要溢出来的铁缸,心情舒畅地回到了座位。  距离的减小让我更加切实地感受到了想窥探她的过去和日常生活的欲望,这种欲望和不想开口的阻力在我脑子里激烈对抗,直到双双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破坏掉。  “成佬!”一只大手按在肩膀上,把我吓了一激灵。  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我左后方,此时他正在和桌子对面的女生打招呼。那是我的同班同学麦革,后面跟着他两个室友。  我们见面的契机是大一第一节力学课坐在一块,课间讨论的时候发现彼此是同一个城市的老乡,后来经常一起吃饭渐渐熟悉了起来,现在算是可以插科打诨的关系吧。  麦革虽然有点抽象,但是是个实在人,有很多朋友,不知道我在里面能不能排得上号。  “啊麦神,你们宿舍的人都在啊。”  “嗯,对……我们先去点菜了。”说罢他急忙拉着室友逃开了,抛下还想再寒暄几句的我。  几分钟后手机收到了一条信息:“稳(滑稽)。”  我望向艾碧水,她似乎很开心,露出了非常自然的笑容。  “你们男生之间的称呼真好玩。”  确实,明明这里称得上“神”的人只有她一个。我和麦革两人之间的通过抬高对方来进行社交防御的行为在有这个人存在的前提下显得十分滑稽。  “那个人现在在磁性材料的实验室里面打杂。”我两下把盘子里的猪肉茴香饺子全部扒拉到了嘴里。“现在不是热门方向,好像做凝聚态的人都去搞什么石墨烯了。”  “我觉得磁学很有趣啊,也很有前途的。”  我稍微有点不高兴,这感觉和刚刚他俩打招呼时候的感觉有点像。  这两个人什么时候熟络起来的?  “你之前和麦革是怎么认识的啊。”  “我在他隔壁的实验室待过一段时间,其实做实验还蛮有意思的。”  她喝了一口汤,轻轻在嘴里漱了漱咽了下去。  “你了解过